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區域格局
在國家明確將集成電路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后,地方版集成電路規劃相繼出臺。今年6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后,安徽、甘 肅、山東、湖北、四川等地陸續跟進并出臺了產業發展政策,加之此前北京、上海、天津的集成電路扶持政策,一幅地方版的集成電路發展藍圖徐徐展開。
21世紀宏觀研究院此前曾在宏觀層面就集成電路行業發展進行了初步分析(詳見本報10月16日8版《大基金探路:本土強芯的投資契機》),此次我們將對 地方版集成電路規劃、現狀、未來等加以剖析,進而為其他省份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以及整個國家層面的產業路徑,提供范本。
11月24日,上海成立總體規模為100億元的產業基金,四川也明確將成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并向社會公開擇優選擇基金管理團隊,推動企業提升產能和實行兼并重組、規范企業治理。
北京:主抓設計和制造,成立300億元產業投資基金。繼去年12月北京成立300億元ic產業發展,今年2月,北京市發布《北京市進一步促進軟件產業和 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可以說是在國家版集成電路扶持政策之前的首個地方政策。北京市的產業規劃有三大亮點:一是推進集成電路產業集聚發展,中關村(7.95, -0.28, -3.40%)科學城(12.74, -0.72, -5.35%)作為設計基地,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將建設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園2二是主抓設計和制造,并鼓勵設計企業與生產企業開展合 作2三是政策中提出創新集成電路產業投融資模式,意在推動重點企業兼并重組和產業園區建設。
天津濱海:主抓設計,每年2億元“集成電 路設計產業促進專項資金”。今年3月天津濱海新區出臺集成電路發展意見,給予每年專項資金額度2億元。與北京的發展定位不同,天津濱海主抓集成電路設計產 業,并規劃到2020年,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基本形成:重點推動開發區天大科技園、高新區軟件園、保稅區展訊科技園等三個產業集聚載體。
安徽:突出芯片在家電、顯示面板、汽車制造等終端企業的應用,支持合肥等市建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安徽于9月出臺《關于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意 見》,在擴大投融資渠道上,政策中提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對在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上市的集成電路企業,由省和同級財政分別給予100萬 元獎勵2并支持合肥等市建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
湖北:3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即將設立,重點支持集成電路制造領域,兼顧集成 電路設計、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等環節。湖北于9月出臺《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并提出設立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在產業集群上重點推進武 漢光谷集成電路產業園、宜昌磁電子產業園建設,依托光通信、光顯示、紅外傳感、北斗導航等特色優勢,基本建成以武漢新芯為核心的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及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格局來看,基本形成了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足鼎立之勢。包括北京、天津、山東、河北、遼寧在內的環渤海地區,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440.23億元,在全國所占份額為20.4%。
其中,北京作為國內綜合科研實力最強的地區,在技術研發、集成電路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方面具有良好基礎。在2014年(第28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中,北京地區入圍企業有8家,合計主營業務收入達4062億。